2018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策略(二)
一、资料的准备
1、《说明与检测》、《速查》、课本、印发的资料都可以带。
2、以《速查》为主,其他备用,暂放一边。
3、大事年表必须有一份。
二、做题的基本原则
1、控制好做题时间。
选择题一般用时15分钟左右,综合题一般在25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翻书、查对。
2、做题的先后原则。
做题前通览全卷,试卷的设置一般先简后难,因此应从前到后做题,若遇到难题一时想不出来,也不要翻书查找,可以先跳过,等全部将会的试题回答完后再翻书查对。
3、看分值答题。
历史综合题的分值,原则上1分1个知识点。不能不看分值大小,随性答题,那样只会造成时间分配不合理,效果不佳。
4、综合题应该要先审问题,再阅读材料,可以节约时间。
5、考试的题目是按照课本的顺序编写的。有时这也可以作为判断答案的依据。
三、选择题做题的基本技巧:审题要“三看三思”
1、三看题干:
(1)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2)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
(3)看材料和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2、三思选项:
一思结合材料设置的场景备选项对错与否;
二思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材料和要求;
三思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3、运用技巧:
选择题技巧主要有四种:排除法、史实支撑法、转化法、理论分析法等。
①排除法:即解答选择题过程中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进而得出正确答案。根据不同类型排除法可以分为排“误”法、排“正”法、排“异”法等三种方式。
②史实支撑法:即以史实(现象、观点)证(判断、确定)史实、或以史实(现象、观点)证(判断、确定)观点,是广泛用于材料情境型、结论型、概念型、逆向型选择题等多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③转化法:就是转换思维角度,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特殊的(个性的)变成一般的(共性的),一般的(共性的)化为特殊的(个性的)。这种方法往往是在对材料和问题的再处理基础上,从知识和思维的角度进行转换,多用于材料型选择题。
④理论分析法:就是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革命理论与实践之间、内因与外因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解答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解答“根本原因、历史根源、本质、根本目的、根本上反映或者说明……”类选择题。
四、综合题做题的基本技巧(先看问题再有目的看材料)
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2、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教材。
3、.解答注意事项:
(1)材料解析题的答案主要有四种来源:
一是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二是来源于教材的答案,指出自教材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
三是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材料有效信息和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的答案;
四是来源于时政。
这四种来源中,一、二种成为当今命题考查的主要趋势。
(2)非选择题题目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
①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
要点化是根据设问分成要点组织答案;
系统化是指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避免重复或者遗漏现象的发生。
②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
简单化是指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
专业化是指组织答案时,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
③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④书写工整
五、材料题的具体解题方法
1、对于文本类材料:
A:对材料进行历史定位。
注意:
①时间: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呈现方式。如材料中的特殊人名、地名、特定名称、专有名词、历史事件、出处等为隐性呈现方式。
②空间:注意地名的古今出别。
③人物。
④关键历史事件。
B:确定材料主旨。
注意:
①关键词:主语、中心词、句子主干等。
②标点符号:省略号两边的内容、小括号内的内容等。
③连词:分析句与句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材料中如有表转折递进的连词,考查中心一定在转折递进部分。
④问题类型:考背景、本质、影响、对应史实。
C:在现行初中历史教学中认可的历史观指导下答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对于图表类材料:
A:全面阅读图表,提取图表蕴含的有效信息。
先读图表外部再读内部:图表内部和外部都有解题信息。一定要注意题干下面图表处所标注的“×××表”“×××示意图”等,这是学生紧扣时空和解读表中信息的关键。
特别注意:
该类试题中坐标轴图、柱状图、饼形图是表格的变化,比表格更直观,读图难度也相对较低;
坐标轴图重点是看横竖轴所代表的的含义、曲线大致的走向和上下波动的幅度、频率、重要坐标点。
B:多角度、全方位的联系所学知识,为图表提供的信息寻找到更准确的历史定位,从而实现图表信息和所学知识的完美对接。
3、对于地图类材料:
A:注意时间、地点、图例、地图名称、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信息。
B:通过对图中自然地理名称、政治地理名称及变化,经济和政治地理区域范围及变化等反映的信息来判定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物、历史特征或形成原因。
4、对于图画类材料:
A:注意关键信息。时间、空间、国别、图中的文字及文字说明。
B:对于漫画类材料,要通过图画形态,确定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明确其态度是赞扬或讽刺,进而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寓意。
六、材料题的细节关注
①用史实来证明某种观点的题目:先史实后论述:解析题先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史实写上,然后再进行论述。
②列举题、举例题不可多写。谈认识、影响、原因、特点等的题一般可以多写。
③联系类的题:交代清楚有内在联系的两个事件,用前果后因交代清楚两个事件的联系;3句话以内。两段材料之间谈因果联系,则先概括每段材料的中心意思,再进行解释。
④别写错别字,有书名号的务必写书名号。
⑤画表格的题:若让写题目,则题目占1分,表格设计合理1分,表格中的项目各占1分,内容共一分,既要符合要求,又不能想得过于复杂,以免浪费时间,内容可简写。
若画示意图则形式多样:可以用年代尺、箭头、括号、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当然也可以用表格。
⑥作文一般是两幅图的,有因果联系型,也有比较型(近两年居多)。但也有可能是同一主题的(如联合国与世贸代表和平与发展)。
三幅图的若是主题式的则题目写主题,若两两因果,则题目为B(中间图片代表的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⑦图片或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或现象,写表面化的内容,不要拓展延伸。
七、补充部分唯物史观和重要的认识
①社会存在(可以简单理解为客观的物质世界)与社会意识(可以简单理解为思想、观念等)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③社会形态规律:奴隶社会(人类开始进入文明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
⑥文化具有多元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文明之间相互交流,文明的交流应以和平交流为主,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战争交流和和平交流。
⑦辩证唯物主义就是用发展的、联系的、变化的眼光去理解、评价历史现象。
⑧生产力(简单理解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关系(简单理解为制度)的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适应就促进;不适应就阻碍)。
⑨工商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科技进步和思想解放的关系。
往期精彩分享: